Featured

2009年8月26日 星期三

台南府城的地形之旅(1)

0 意見



前幾天一位幸福單車學校的學員問我:「騎單車要怎樣才可以更有趣味?」
這個問題其實是見仁見智的。喜歡生態、愛山樂水的,那就多充實動植物生態的認識。如果喜歡尋古探幽,就不妨多涉獵地方文史的資料。如果不想這麼用功,也沒關係,走走停停,想看什麼,就隨興所至,根本無須考慮太多,只不過,如果多懂得一些自己感興趣的知識,是可以讓騎單車這件事,變得趣味加倍。
在這裡,我想不妨藉著府城探古尋幽單元,與大家分享在城市穿梭之間,我自得其樂的觀察角度。



台南府城的地形之旅(1)
騎單車如果有主題,是可以增加許多發現的樂趣!
台南,位於嘉南平原之西南隅台江潟湖東南岸,在多山的台灣島上,地形相對十分平坦;在台灣主要都市之中,台南市的地形是最為低平的,平均海拔從2公尺到19公尺之間,地勢呈現東南高西北低的走向,由東向西微幅傾斜。東邊的火車站至勝利路一線,海拔約19公尺,西邊的西門圓環則大約海拔4公尺,平均每100公尺大約降低0.883公尺。而佔全市面積三分之二的的安南區與安平區大致多在海平面3公尺以下,其中還有鯤身內海與四草湖隔鹽水溪南北相望,均為昔日廣闊台江內海的殘餘,見證四百年間的滄海桑田。全市地形由東而西又可以分為大灣低地、台南台地、櫻丘砂丘、與安平平原四個地形區。
大灣低地 鯽潭霽月 大灣低地主體在台南縣永康市到仁德鄉之間,海拔多在10公尺以下,其西側緊接台南台地。大灣低地在十七世紀仍為內陸大湖,在Johannes Vingboons 1640年繪製的「澎湖島及福爾摩沙海島圖」上可以清楚辨識。而Symon Jacobsz. Domckens 繪製於1644年的「赤崁地區農地與道路圖」中更可以看到湖中畫著雁鴨狀的禽鳥,據此研判,這裡可能也是雁鴨類候鳥遷移的棲地。畫中湖邊有兩處開墾的農地與房舍,並有道路直達赤崁。所以可以推測此湖應即為清代所稱「鯽魚潭」。根據乾隆十七年「重修台灣縣志」所記載,當時鯽魚潭廣納眾水,為長達二十餘里的狹長湖泊,湖中多生鯽魚,官方徵收漁稅;潭水並有灌溉之利,又名「龍潭」,為旱災時期祈雨所在;由於景色優美,又名「東湖」,特宜賞月,「鯽潭霽月」就成為當時府城八景之一。同治年間「台灣府輿圖纂要」中記載,由於連遭地震與颱風,潭南端的虎仔山頹陷,潭水由北流轉向南流。此後,潭面漸減成為陸地。而今天的中山高速公路就是沿著大灣低地西側而闢建。


台南台地 半月沉江 台南台地在市區內略呈半月形狀,范勝雄老師在民國80年發表的研究曾指出:「古台南地形東半部為台地,西半部(府城範圍)急遽傾斜,隔一台江與外圍沙丘形成內海,南北有數條東西向的河流切割,注入台江。府城部分有如半璧滿月斜插入江,因此將府城地形稱之『半月沈江』,指的即是台南台地的地形。
台南台地緊接大灣低地西側,其範圍大概涵蓋整個今天的東區,以及中區、北區與南區的東部。北以鹽水溪為界,南北綿延長約12公里;東高西低,寬約4公里。台地的稜線偏處於台地東側,約海拔40公尺;由北而南,則有許多高度約25至30公尺間的小丘突起。台地主稜的西側則除了幾座小丘突起及幾條溪流切割外,大致都非常平坦。這些溪流正是台南府城今昔的主要河川,自北而南,分別是柴頭港溪、德慶溪(今之北幹線,起源於南一中操場東北隅)、福安坑溪(起源於小南門附近,今開山路、樹林街交會處一帶)以及竹溪,幾乎都發源於台地的中部。其中,德慶溪與福安坑溪已經在都市發展過程中被埋入人工地層之下,但是,從老市區地表起伏,仍然可以發現府城地形深受河川切割的影響。
柴頭港溪
柴頭港溪下游,在荷鄭時代是台江內海的凹岸,方便行舟,河口的柴頭港甚至可以與安平或與內海其他港口對渡。西元1680年鄭經為奉侍母親董太夫人靜居,在此建築「承天府行臺」,作為別館,又稱「北園別館」。明鄭滅亡後,1690年改為「海會寺」,取河、海會流之意。為台灣第一座官方修建的佛寺,又名「開元寺」。如果翻閱民國64年農林航測所繪製的航照基本圖就可以發現,林森路東側的東寧公園中,有幾個小水塘。在1998年的台南市數值航測地形圖上,更可以看到這地區由北至南呈現凹陷地帶,柴頭港溪就是由這個水塘發源,向北偏西流入鹽水溪。溪谷就成了台南市與永康市的天然界線。柴頭港溪的谷底河床平時寬不過十餘公尺,目前成了排水溝,永康市部分居民與民代甚至強烈要求將溪流加蓋,以便闢建道路;然而,尚未被建築物覆蓋的谷地仍處處有的莿竹、台灣構樹、血桐、苦楝等植物倒是生長的非常茂密,足以見證府城地理變遷的意義與建構都市生態廊道的潛力。
竹溪
由柴頭港溪源頭往南約2.5公里的台地上,在民國70年代以前是一處漫野的蔗田,這裡曾有一狹長清幽的水潭,名曰「夢湖」,(現在的巴克禮紀念公園內)是昔日府城南沿的竹溪主源。竹溪自此發源後先向西北流,再由府連路與健康路交叉口附近折向南流。在這附近,谷地轉為深闊,谷底高度降至10公尺以下,竹溪寺兩岸台地高度均接近20公尺,相對於低平的台南地形而言,這樣的高度就顯得格外挺拔。而竹溪最後向西穿越櫻丘沙丘群,注入內海。竹溪向以河道彎曲與林木茂密著名,1652年Cornelis Jansz Plockhoy所繪的「大員及其附近地區海圖」上有一條十分曲折的小河流,其中上游兩側遍覆林木,應即為當時竹溪的寫照;而盧嘉興摩繪的「中譯安平地圖」上,這處森林被稱作「哈珍拿森林」(Hagenaars Bosch)。就位於崇明國中旁。民國60年代,溪源所在的夢湖沿岸仍是樹木參天,並常有小水鴨與五色鳥等水禽出沒。如今桑海滄田,很難想像這裏竟是目前位於文化中心對面的巴克禮公園。
德慶溪
德慶溪,俗稱坑仔底,源出臺灣府城小東門外萬壽寺前,向西經過成功大學勝利校區與南一中之間,再由南一中北側到前鋒街一帶匯集其他支流,繼續西行。最後蜿蜒西流入昔日的臺灣府城
日治時期德慶溪改正河道,在今民族路北邊截彎取直,但中山橋附近的曲流仍保持原狀。德慶溪再向西流,於舊遠東百貨前納坊溪,隨即於民族路台南教會旁折而北流,在成功路北側彎繞,於開基天后宮附近注入台江內海。19世紀中,台江內海陸浮加劇,德慶溪出海口持續往西推進。日治時期之後的下游河道與台南運河平行,流入鹽水溪。近幾年北幹線由臨安橋旁注入台南運河。枋溪又稱溝仔底,為德慶溪的主要支流,源自開山路延平郡王祠附近,向北流經清水寺前方,納另一溪水匯合後再北上,經過太平境教會與吳園,終在今日大遠百前注入德慶溪。
德慶溪在歷史曾扮演重要地位:今吳園水塘為昔日德慶溪碼頭。在荷治時期為何斌宅邸的碼頭。何斌原為鄭芝龍舊部屬,後至東印度公司擔任通譯、會計,但仍祕密與鄭成功有所往來。在荷人發覺後於1659年(明永曆13年)由德慶溪入臺灣海峽直抵廈門,將多年蒐集的台江內海港道及荷蘭軍隊部署情況上呈鄭成功。 歷史學家認為此為鄭氏攻台並建立反清基地的關鍵。
1662年,鄭成功攻佔普羅民遮,居民在當時德慶溪的出海口建開基天后宮,是庇護台江與德慶溪航路平安的重要廟宇。
荷蘭殖民政府17世紀於德慶溪出海口南岸闢建普羅民遮街,通往鷲嶺,是臺灣第一條西式規劃的道路。後來的明鄭繼承原有的基礎持續發展,台南便以此為中心,逐漸發展成為臺灣最大城市。
今日德慶溪整條幹線流域涵箱加蓋之後,成為台南市北幹線排水溝主線。中山橋(大正橋)已廢、昔日德慶溪旁民族路夜市亦因市容及衛生考量而遷至小北夜市。台南舊城區北邊的德慶溪水系和城市南邊的福安坑溪水系,南北環繞漫流蜿蜒於舊城區,將台南臺地切割為數個大小不一的平緩沙丘,雖然都市演化的過程抹去了昔日河道的遺跡,但起伏不一的城市地貌還是反應於市區內的街廓之中。


的主源應在前述台地中部凹陷的水塘群,約在今東寧公園內,這一帶高阜即為昔日的「崙仔頂」,海拔高度在18至20公尺之間,至前鋒路一帶,高度復由18公尺陡降至14公尺以下。日據時期的州知事官邸即聳立於崙仔頂高地上,居高臨下,向西俯瞰城內大街,向東北眺望谷地對面青翠的竹園岡。
德慶溪,俗曰坑仔底,源出臺灣府城小東門外萬壽寺前,入郡城東安坊,合舊縣署後並府署東二泉,西流經縣署右、至水仔尾北廠入臺江,注於海。今為臺南市北幹線排水溝主線。

安平晚渡 台地以西的安平平原,包含廣闊的安南、安平區,以及北、西、南三區的一部,昔日是台江內海的範圍。安平與府城隔著內海相望、對渡,漁戶撒網捕魚的景致,由府城隔江看夕照的風情,在安平看海潮進鹿耳門的壯闊...歷次台灣八景中的「安平晚渡」、「沙鯤漁火」、「鹿耳春潮」、「赤崁觀海」等,正說明昔日台南美景一半在這片內海(因有江海所以映月)!
隨著台南沿海與台灣內陸的逐漸開發,因洪水而從上游山區夾帶的泥沙逐漸淤淺內海。道光三年(1823年)七月,連續數日大風雨消歇之後,台江竟已浮陸,鹿耳門頓成廢口;道光二十二年(1842年)台江被切割成南北二處內海,由大西門可達安平。福州船政學堂1875年測繪的「台灣府城及安平海口圖」清楚標示了當年滄海桑田的結果。內海填平了,府城半月卻不再映江!而在福州船政學堂以現代精確的測量科技所轉現的二維空間地圖上,府城的城池形狀實在不很「半圓」;二十年後,日本據台開展的一系列更精確的地圖測繪,自然更不會描述府城為半月形。「半月沈江」成為一段美麗的文學佳話。

府城七丘
乾隆53年(1788年),知府楊廷理將木柵莿竹城垣改築為土堆城垣,當時城內最低處為西北隅的小北大街(今北幹線以北的立人街一帶)城西一帶,海拔約為3-4公尺,已和城外的漁塭很接近。另一低窪處就在米街(新美街)、抽籤巷(三義街)、蓬寮街(正義街)、草仔巷(民生路181巷)、二府口(中正路183巷)以西的地區。
地勢最高的地方是東部高地,是東側三爺宮溪和西側柴橋頭港、德慶溪、竹溪
間之海拔約20公尺的台地。
台南市街並沒有真正的山,頂多只能稱為丘陵,「魁斗山「崙仔頂」」「鷲嶺」「尖山」等,在這裡分別整理資料如下:
「魁斗山與崙仔頂」:魁斗山位於城南的仁和里,大約是現在衛民街鐵道東側丘陵,是福安坑溪與竹溪之間切割而成的河階台地,海拔大約16-20公尺。大約今天南門路以東,健康路的兩側。在這台地上有五妃廟。東方有法華寺、東南方有竹溪寺。當年鄭成功軍隊攻打普羅民遮城前曾在崙仔頂和山川台(東門圓環)高地紮營過。
 

小葉懶人的單車日記 Design by Insight © 2009